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《繪本推薦》顛倒看世界-我是什麼?

  文·圖:MARUTAN 翻譯:謝依琳 《我是什麼~》這本簡單的小繪本非常的有趣,翻來翻去,誒~好像又變成了不一樣的風景了! 書中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表達,正剛好可以和小孩一起互動,猜猜這是什麼。 同時有中英對照,唸完中文再唸英文,一起學習。 我們排成一列等著晾乾,是什麼? 是正在曬的衣服啊! 反過來看呢? 我們在輕風中搖曳,我們是什麼? 剛剛藍色的部分是衣服,現在藍色部分變成背景,綠色變成了主題。 原來是樹木啊! 從書的一開始看也可以,顛倒看也可以,是一本很好玩的繪本喔!
最近的文章

《親子遊戲分享》躺著玩~火車快飛~過山洞啦!

這遊戲適合什麼年紀的小孩呢? 會爬或走的孩子 喜歡模仿火車過山洞 如何玩這個遊戲呢? 爸爸媽媽在床上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。 將腳彎成山洞的樣子,讓小孩假裝火車爬過爸爸媽媽做成的山洞,爸爸媽媽併排在一起就可以變成連續兩個山洞。 當一般不動的山洞沒有刺激感時,可以在孩子過山洞時,山洞坍方,夾住孩子。 也可以在腳上放上棉被,製造黑摸摸的山洞。 👉躺著玩親子遊戲同類型推薦 ➜ 《親子遊戲分享》躺著玩~躲在棉被裡看滿天星空 ➜ 《親子遊戲分享》躺著玩~懶惰的鱷魚肚子餓了~

《繪本推薦》早安,工程車早安

文:雪莉·達斯基·林克 圖:湯姆·利希騰赫德 翻譯:李紫蓉 還記得孩子看到工程車閃閃發光的眼神嗎?我家女兒第一次看到挖土機,反應是嚎啕大哭,還好後來漸漸就不怕了,現在會主動說要去看各種工程車。 《早安,工程車早安》一本很經典的工程車的繪本,家喻戶曉,繪本中總共介紹十台不同總類的工程車,混凝土拌合車、鏟裝機、推土機、挖土機、鏟土機、起重機、平板貨車、傾卸卡車、混凝土壓送車及裝載機。 十輛工程車的一天從工地開始,他們要通力合作蓋出宏偉高大的建築物,過程中,推土機把工地剷平,鏟裝機打碎石頭,平板貨車即時補給,裝載機和傾卸卡車一起搬運砂石,他們合作無間,最後建築物如期完工,大家都累了,噓🤫晚安囉!   這本繪本除了介紹十輛工程車的功能以外,還告訴孩子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哦!

《親子/繪本推薦》爸爸媽媽上班都在做什麼呢?--媽媽上班的時候忙什麼—爸爸去哪裡

 孩子都會想說為什麼爸爸媽媽不能一直在家陪我,好想要爸爸媽媽在家陪我啊!爸爸媽媽上班都在做什麼呢?為什麼不能跟爸爸媽媽一起去上班呢?用口頭上解釋對於孩子來說很抽象,這兩本繪本《爸爸去哪裡?》及《媽媽上班的時候忙什麼?》用孩子覺得有趣的方法,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上班都在做什麼。 文/圖:陳盈帆 《爸爸去哪裡?》這本繪本把爸爸的工作比喻成”上搬比賽”,小孩跟爸爸一起把石頭搬上山,過程中大家認真工作,有時候只能推動一點點,有時候會滑倒,最後辛苦的把石頭推上山,得到了獎品—花椰菜,小孩本來是不愛花椰菜,但是因為自己辛苦工作換到的酬勞,食物都變好吃了。   這本繪最後他們又把辛苦推上山的石頭推下山去,除了想跟孩子說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以外,還想跟孩子們說,事情有時候並不是一帆風順,有時候可能會徒勞無功。

《親子手作》一起做簡易麵疙瘩~當黏土玩,做各種形狀的麵疙瘩

 我家常吃一款很簡單的自製麵疙瘩,麵團可以和小孩一起做各種形狀的麵疙瘩,把麵糰當成黏土玩,或者讓1歲半以上的小孩,一起把麵糰剝成小塊,練習手部小肌肉。 做好的麵疙瘩,再加上青菜、火鍋料、豬肉片或海鮮,就可以當一餐非常的方便,我家小孩都非常愛吃,重點是,做法非常簡單。 材料: 高筋麵粉180g、低筋麵粉50g、地瓜粉20g(也可以全部都用高筋麵粉,口感就會比較不Q) 水130c.c.(我通常抓麵粉重量一半加上5-10c.c.,水份多麵團會太黏,就不適合給小孩玩,但口感就比較軟) 鹽少取 步驟:把全部的材料混在一起揉一揉,辛苦一點就手揉,有機器當然有機器代勞囉! ✶如果想讓麵團有不同的顏色,可以加入不同的食材,食材也會有水份,所以要注意水量就要減少。 例如:南瓜—橘色,菠菜—綠色,紅蘿蔔—黃色。

《DIY玩具》亮晶晶的冷靜瓶

 準備物品 一個透明瓶子(本來是要用寶特瓶,覺得可能瓶子有皺摺會不漂亮,最後決定用玻璃瓶,用玻璃瓶就要小心小孩把瓶子打破。另外瓶子內會裝水,瓶蓋要不會漏水。) 亮晶晶的亮片及亮粉。 膠水 毛球、剪小塊的毛根、鈕扣(這部分算是我做實驗,想知道效果好不好,實際上,可能太重了,就都直接下沉。) 亮晶晶的冷靜瓶做法 取一個瓶子,放入準備的物品,亮片、亮粉等(即準備物品2跟4)。 加入水及膠水裝滿瓶子(膠水越多流動越慢)。 把瓶蓋封緊,如果怕小孩小孩打開,可以用膠帶多捆幾圈。 同類型DIY玩具推薦 👉 《DIY》自製玩具—拚插刺蝟

《親子/繪本推薦》面對死亡,撫平傷痛—我好想妳媽媽

作者:蕾貝卡•寇柏 翻譯:艾可 出版社:水滴文化 有了小孩之後,常常在想,對小孩來說有天爸媽突然過世了,該怎麼辦?他們一定很難接受最親近的依靠突然間不見了,對小孩來說,跟世界毀滅一樣痛苦吧! 這本繪本《我好想妳媽媽》由小孩的角度出發,完整描述小孩從得知媽媽過世的心情,到最後撫平傷痛的過程,非常的寫實,是一本讓小孩了解死亡是什麼,會有什麼樣的心情,如何面對死亡,在共讀的同時,我也感同身受繪本內小男孩的心情波動,感受到傷心、生氣及害怕。 繪本中小男孩的媽媽過世了,小男孩還不懂何謂死亡,只覺得媽媽不見了,到處尋找媽媽,但只找到媽媽的東西。小男孩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惹媽媽生氣或者自己太調皮,所以媽媽不想回來,同時羨慕其他小孩都有媽媽,他好害怕、好生氣,也好傷心。 親友的角色很重要,跟小男孩說明什麼是死亡,媽媽永遠都不會回來了,同樣的,爸爸跟小男孩一樣都非常想念媽媽。同時,有很多人幫忙小男孩度過傷痛,一起懷念媽媽,一起做媽媽過去做的所有家事。 我真的好想我的媽媽—永遠都是一家人,永遠都會記得她。 我家孩子4y的時候,其實很猶豫要不要共讀這本繪本《我好想你媽媽》,怕小孩因此產生心理上的陰影,開始胡思亂想,擔心媽媽是不是隨時隨地有可能死亡,還好共讀完之後,沒有發生我擔心的事情。可以感受到可能她還沒面對過親友過世,對他來說,死亡過度的抽象,她只知道,爸爸媽媽不見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,爸爸媽媽一定會出現才對。希望孩子不要這麼快面對至親死亡。